人文与设计学院(新版)

教学科研

教学动态 工业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通识教育 实验教学中心 创新创业 科学研究
【大学习大讨论】本科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
发表日期:2023-06-09 14:13 来源:人文与设计学院

人文与设计学院  周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期间,就党的教育方针、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好老师的标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科技创新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16年10月在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等教育思想,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四个回归”,立即在全国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广泛认同。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来,学校进入了“迎评促建”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在此紧张的氛围中又大力开展了“本科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学院和教研室都分别对相关的一系列文件进行了宣讲、解读和讨论。通过认真学习和仔细研读,我受到了巨大的启发,长久以来的困惑得到了解答,对于未来努力的方向已经明确,并深具信心。结合本职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本科教育工作的核心是“质量”

无论是评估工作,还是此次本科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围绕的都是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中国大学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现在已经“普及化”。

在这一历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学校还上演了奇葩现象:因为考试试题太难,学生罢考;因为上课要求严格,学生罢课;学生搜集老师的“不良”证据,在考前以上报证据为要挟,要求老师降低试题难度、必须全部放过……各类怪象,让人不禁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担忧。教育部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最迫切的问题,提出“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质量问题,得到了大家的共同关注与重视。我认为,本科教育的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将来能满足特定行业的要求,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二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无关,这是培养学生成人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大写立体的人。第二个方面与我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作为人文通识课的教师,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启发学生心灵的觉醒,让他们能够体验生命的美好与喜悦、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从而去追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活着”。要实现这样大的目标,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学生与教师。

二、回归常识,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

这一要求的提出及时切中了时弊。“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曾几何时成为大学的普遍现象。现在“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学生成人的过程,特别是精神世界的成长,是非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必须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教育活动才能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如果学生没有刻苦读书学习的意识,对专业课程都不用心,只在考前当突击队员,以过关为最高目标的话,就更不会把对就业没有直接作用的人文通识课程放在心上,直接放弃了。因此,习主席提出“立德树人”,将学生的成人目标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意识观念,引发学校和学生们的高度重视;现在回归“学生刻苦读书学习”的常识又进一步为人文通识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把握好课堂环节的知识传授、第二课堂的环境熏陶以及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必然会在人文通识教育方面出现新面貌。

三、立德树人,教师先行

曾经有一位传统文化教育者向一位智者提问:请问,我如何才能教好传统文化课?智者回答:首先,你自己要过一种比普通人更加高尚的生活。第一次听到这个答案时,我感觉很为难,“更加高尚的生活”意味着更多的束缚与限制,甚至个人利益的损失,太难了!而现在我明白了,“更加高尚的生活”是心灵的宁静与安详,是感受的愉悦与幸福,不是为难而是幸运!要想“启发学生心灵的觉醒,让他们能够体验生命的美好与喜悦、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老师必须首先觉醒心灵并体验到这一切。唯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走上“追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道路。所以“立德树人”,老师应该先把“德”立好,才能“树人”。文件要求弘扬高尚师德,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对“师德”的强调,既是教育学生的要求,又符合教师自身的利益,尤其是人文教师成长的关键。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是学校围绕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途径。对于我校人文通识教育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联系电话:028-87992292(学院办公室)

028-87992192(学生办公室)

邮箱:

书记院长信箱:rwxy@cdtu.edu.cn

地址:

花牌坊校区:成都市花牌坊街2号(邮编 610031)

郫都校区: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邮编:611730)

宜宾校区: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路三段9号(644000)

成都工业学院人文与设计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技术支持:安古信息

访问量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