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科学家精神、恪守科学道德、遵循科学规范,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在学校统一部署下,2023年11月21日下午,人文与设计学院组织全体教师通过网络,聆听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和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田永秀教授,视频实时直播的《成长之路》和《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宣讲教育报告。

报告会上,冯小明教授以其亲身经历和感悟,深入阐述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他强调,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始终保持探索、求真、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田永秀教授则从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入手,详细讲解了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她指出,学术道德和科研规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我们应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良好的学术风气。
报告会中,两位教授不仅讲解了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的重要性,还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听众深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贯彻这些精神。这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了解了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的内涵和实践,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和进取精神。
报告会后,人文与设计学院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1. 深化了对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的理解。通过两位教授的讲解,广大参与者对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于他们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2. 增强了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冯小明教授的讲述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为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3. 提高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田永秀教授的报告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创新热情和进取精神,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求真、创新。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未来的学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4. 促进了学术界的诚信建设和科学道德的提升。通过报告会上的案例分析,使广大参与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和不良影响。这对于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提升科学道德水平具有推动作用。
5.进一步坚定了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科学家精神、恪守科学道德、遵循科学规范的信念,认识到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并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和教育,持续提高科学道德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支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家精神和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人文与设计学院在每周全员集中时都会重点强调和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加强师生对科学家精神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大力倡导人文与设计学院师生恪守科学道德,遵循科学规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